最能体现鲁智深天生神力的,李存孝车裂而亡,文王将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条
前几年有部韩剧叫做《大力少女都奉顺》吸了很大一波粉,都奉顺从小就遗传了家族神力,拥有拔山扛鼎的力气,单手就可以将一人提起,扔至一公里以外,双手可将一辆载满乘客的公交车举起数分钟,不得不说,这样的女汉子会给人带来很充足的安全感。
而且,她还可以肆无忌惮、无所畏惧的单独走夜路,因为多少歹徒都不是她的对手,很多剧迷在追完剧后都纷纷表示想拥有这种神力。今天我们的主题就跟力气有关,历史上有很多大力王,那么最出名的是哪几位呢?
图片:都奉顺剧照
一、秦武王举鼎绝膑而亡
古代有十个只有知名的大力王,由于篇幅有限,这里只挑几个典型的人物做介绍,第一位是秦武王,光看这个谥号中的“武”字,就知道秦武王尚武,秦武王名叫嬴荡,这个名字听起来着实令人尴尬,他的父亲是秦惠文王,文王将打理得井井有条,替武王继位铺好了路。
据说,武王小时候也抓过阄,他推开了笔墨纸砚和金银珠宝,选择了用木头制成的大斧头,并不断摆弄它,看起来异常兴奋与激动。至此以后,宫中的流言开始四窜,大家都在议论秦武王天生尚武且好勇好斗。
没想到秦武王确实不走寻常路,他对读书丝毫不感兴趣,成日里没事就喜欢举办举重比赛,毫不夸张的说,他一定是历朝历代君王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。
秦武王常常召集市井莽夫进宫比力气,一天,几人商议如何将龙文赤鼎举起来,也许是发挥失常,秦武王将鼎成功举起后,手麻了,导致鼎直接从手中脱落。
这个鼎的重量本就非比寻常,还从空中坠落,加大了它的杀伤力,而它又恰好砸到了秦武王的脚上。这下彻底把秦武王砸废了,当天夜里就无力回天归西去。
图片:秦武王嬴荡举鼎剧照
那龙文赤鼎究竟有多重呢?为何一砸就把秦武王砸废了?据史料记载,目前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乃是司母戊鼎,重量约833公斤,相当于十几个成年人的体重。
现如今世界举重运动员最好的成绩也才400多斤,这几乎是人类体能的极限了,因此,龙文赤鼎一定不可能超过800公斤。除了司母戊鼎外,还出土了一个叫做大克鼎的青铜器,它的重量大约是两百公斤,而龙文赤鼎应该在200公斤左右。
秦武王举鼎而亡一直被后世当成笑柄,人们都笑他自不量力,其实这个结果并不奇怪,因为秦武王本身就不是专业举重运动员,他只是把举重当成爱好而已,如今的举重运动员需要严格、科学地进行饮食,还需要长期坚持专门的训练。
可当时条件差,秦武王虽贵为君主,也没办法健康饮食,他每天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,没办法保证每日的锻炼时间,再加上鼎不比杠铃容易掌控,鼎非常庞大,特别难拿稳。
因此,纵使秦武王的力气再大,还是举鼎失败而亡,这与他的状态、心态、力气,和鼎的复杂构造都息息相关。
图片:龙文赤鼎剧照
二、鲁智深倒拔垂杨柳
第二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花和尚鲁智深,堪称《传》中天生神力第一人。小说中曾多次正面或侧面描写出鲁智深的神力,例如,鲁智深在做和尚期间,实在受不了枯燥的寺院生活,就下山溜达找点乐子。
途经一个打铁铺,鲁智深向前询问有没有铁,他想要100斤重的禅杖。
铁匠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:“关羽的大刀也才81斤重,你怎有力气举起百斤重的武器?”鲁智深思考片刻,还是打了个用起来方便的水磨禅杖,有62斤重。
接着,他还在铁匠面前用禅杖耍了几下,惊得铁匠目瞪口呆,连连惊叹道:从来没见过力气如此大的人!最能体现鲁智深天生神力的,当属“倒拔垂杨柳”这个故事,具体的情节广为人知,这里就不过多的去描述了。
图片:鲁智深手拿禅杖剧照
其实在《传》中,武松的力气也很大,但比起鲁智深,还是难以望其项背,因为拔树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如果一棵树的根茎全部裸露出地面,倒是不用太大力气就可将其拔起,可如果树的树根深深扎在土壤中,就得花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将其拔出。
就好比拔萝卜,如果地表比较干,萝卜又比较大,正常人都得花好一会功夫才能拔起,更何况是树,它的根茎会在地底下不断攀伸,大大增加了拔树的难度。
而且据书中描述,我们可以推断出鲁智深拔的是一棵有点年纪的老树,而树伸展在地下的根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结实,因此,鲁智深能够倒拔垂杨柳,他的力量不容小觑。
图片:鲁智深拔树剧照
三、李存孝车裂而亡
最后说说排名第三的李存孝,他是晋王李克用的其中一位义子,由于排名十三,又被称为“十三太保”李存孝的力气非常大,还有勇有谋,据说当时民间的百姓纷纷传言,唐朝末年出了个李存孝,如果天有把,地有环,他估计可以把天和地都拉起来。
据说,李存孝骁勇善战,且从来没打过败仗,他带领的飞虎军更是无人能敌,光是名号就可以把敌人吓得闻风丧胆。李存孝的身板很瘦小,可力气却极大,他的武器是一把毕燕挝,根本没人跟他对战能超过三个回合。
此外,李存孝最出名事件就是“五马分尸”
图片:李存孝被“五马分尸”剧照
公元894年,李存孝的头以及手脚被紧紧绑在一匹马上,只要马一动,李存孝瞬间会被肢解,变得血肉模糊,可奇怪的是,五匹马一直在动,可李存孝却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原来李存孝虽然心如死灰,没有任何想活的欲望,可他的手脚却强劲,还有反作用力,将五匹马又给拉了回来,如此反反复复多次,就是没办法将李存孝分尸。
此时,李存孝的四哥李存信在一旁既焦急又心虚,难道这就是上天注定?李存孝一脸漠然,说道: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,什么都改变不了了,如果你想杀死我,还是将我的手脚的筋挑断,这样五匹马就可将我车裂了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李存孝
李存孝(?~894年),代州飞狐现灵丘(因唐代“灵丘道”亦称“飞狐道”)人,本姓安,名敬思,突厥族沙陀部落人。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,武艺非凡,勇猛过人。在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中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。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,也是李克用众多的“义儿”中的一个,因排行十三,故称为“十三太保”,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。古人言“王不过项,将不过李!”项,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;李,指的就是李存孝。他在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中的地位相当于《说唐》中的李元霸,天下无敌。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,虽说是夸张之词,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,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。
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,出现了许多天生神力的人才。他们在各自的时代创造了,死后都被载进了历史。古代天生神力的人:一人被车裂时,五马都拉不动!第一位,秦武王。秦武王名叫嬴荡,是秦惠文王的儿子。当时的秦朝逐...
- 网友评论
- 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