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发,身为一名医生,年仅27岁的王倬榕医师
一位27岁的医生不幸脑死亡去世,于4月4日进行了多器官捐献,不仅生前为老百姓医治病痛,走时还把所有可用的器官全部捐给了病人。
“儿子,你在去帮助别人的路上,如果还好,告诉妈妈一声,一定要告诉妈妈。”2021年清明节,一位母亲失去了挚爱的儿子,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失去了一名优秀的“清华医学英才”
王倬榕的肝脏、肾脏、心脏、肺脏、角膜挽救了五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,使两位双目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,这是一名医者最崇高的情怀,也是他对医学事业的完全奉献。
王倬榕医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毕业生,大学时期品学兼优,曾获休斯顿奖学金、瑞年奖学金、中美宜和奖学金和优秀科研奖等多项表彰,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“医学英才计划”进行卓越医师能力培养。
在大家的印象里,王倬榕敬业负责,竭力帮助每一位患者,“是个特别靠谱的孩子”他在风湿免疫科进行的全英文报告令科室同仁交口称赞,他理论扎实得“问不倒”他每一次的交班、查房、病例记录都认真详尽,他用心对待每一个科室的临床轮转。
抢救期间,我院获知后第一时间派出由副院长、神经外科专家王劲,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郭毅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救治医院协调会诊、抢救。王倬榕家人决定捐献器官后,经协调,王倬榕被护送回他最熟悉的地方接受最后的评估和器官捐献。
清华长庚重症监护室,一个王倬榕不久前还在轮转培训的地方,那时他日夜抢救着患者,如今他静静地躺在那里,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。昔日的同袍们看着王倬榕年轻的面庞,惋惜心痛,但也由衷地敬佩,因为他以赤诚的己身诠释了医者大爱—器官捐献,继续传递爱与希望。
捐赠前,院长董家鸿院士携医院同仁前往ICU送别他最后一程,“王倬榕是令我们骄傲的清华医学英才,我们将永远怀念这名优秀的年轻医者。”
缅怀王倬榕医师,医院于4月6日举办了告别仪式,党委书记周月红,副院长王劲、魏来、张萍,工会主席郑卓肇等领导和医院同仁前来吊唁。“倬榕,一路走好!你最后这一次救治的患者们,会替你继续行走在这人间,感受阳光,感受微风。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这身白衣,这个感谢你曾来过。”
27岁,人生才刚刚开始,就匆匆坠落。除了爱,什么都不带走!生要治病救人,死要器官捐献。将所有可用器官都留给病人,用自己最后的爱,延续了他人的健康和生命,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,续写了一个医者大爱情怀。医者一直饱受非议,却至死让人看到心是仁心!
这是一个平凡的医生,却是一个伟大的决定!
这位27岁的医生,让人们看到医生职业的神圣。医者仁心,至死他们都在散发仁心和爱的光辉!所以,不求你们爱他们,但请不要再伤害他们,请把藏匿的信任再还给他们!
身为一名医生,身前治病救人,身后捐献器官,生前无比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,死后希望别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温暖,医者的善良和博爱,让他们能充满希望地活下去,这是一个怎样温柔的人做着怎样温暖的事情啊!真的是令人尊敬,令天地动容!
每一名逝去的医生都是跌落人间的一颗星星。每一名器官捐献的逝者都是凤凰涅磐,永远不会离去,依然真真实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,真真切切地永生在患者心中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医者
恋月骑士著奇幻小说《光依在》中的医疗人员总称。医者仁心,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可怜人。一般都是战场医者居多,然而,也有专门修习医术的圣者,负责战斗时的治愈工作,有魔法师也有普通人,以及药剂师。
今年62岁的王大伯,王大伯之所以不常吃肉还是突发了脑梗,医生,也不宜多吃
今年62岁的王大伯,在两年前查出胆固醇偏高之后,就一直非常注重饮食,平时吃肉也不多,几乎不碰肥肉。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在今年,王大伯还是突发了脑梗,被紧急送到医院。虽然没有造成生命危险,但是对于身...
- 网友评论
- 相关阅读